孩子的背叛可以分为几个时期,刚开始背叛的孩子特别容易说不,表现出自私的特点,此时,面对孩子的背叛,家长们不应过于*,让孩子做选择题,如果只是一味的训导,训斥会对孩子的安全感造成极大的伤害,在第二阶段,孩子们会表现出叛逆、顶嘴甚至一些脏话,在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听孩子的话,接受孩子的顶嘴,与其告诉孩子一些伟大的事实,不如给孩子讲一些童年的故事,另一方面,父母应该允许孩子犯错,并看到孩子错误带来的积极影响,第三个背叛期的特点是早恋,越来越正派,越来越坚强,在这个时候,家长应该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尽量做孩子的朋友和他们聊天
孩子是天真活泼的。孩子放学回家,见到爸爸妈妈,来不及放下书包就要把在学校里发生的事一一说出来。家长乐意听,孩子倾诉后就会感到心满意足。久而久之,孩子愿意亲近父母,父母通过孩子的叙述也更多地了解了孩子,加强了父母子女之间的感情,孩子整天生活在快乐的家庭生活里,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却不是这样,对孩子的“唠叨”不肯听,“好了好了,烦死人了,去玩吧,爸爸还有事。”孩子的满腔热情被浇上一瓢凉水,倾诉自己见闻的心理得不到满足,没精打采地走了。久而久之,孩子有话也不愿跟父母讲,心也离父母越来越远,父母和孩子就会产生一种隔膜感。有的家长说:“现在这些孩子,上学之后就像不是自己的了。”其实这话是不对的。显然,这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会因不了解孩子而针对性不强,而且会由于亲子之间感情隔膜而不见效果。日常生活中,家长拒绝孩子非学习方面谈话的需要,很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的感觉,认为自己不被父母关心和重视;从而与孩子拉远了心理距离,为教育孩子制造了障碍,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投下了阴影。家长和孩子的交谈,不要时时放在教育上,而应内容广泛,可以无话不谈。孩子还小时,主要是孩子向父母倾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孩子交谈时,就不能只听孩子一个人讲了,家长也应当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说说自己的心里话,讲讲家庭的过去,也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讲讲自己对未来的向往和幻想,孩子大了还可以交换对时事政治的看法,这些都有助于孩子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谈谈家庭的过去、是谈话的重要内容。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是一部活的历史教科书,讲得恰当,不但可以联络情感,而且有教育意义。父母应当尽可能地把自己的以及孩子祖父母的往事和经历详细地跟孩子说说,让孩子了解长辈,了解他所生活的家庭。因为这些事都发生在自己的亲人身上,孩子特别愿意听,听了也会感到很亲切。通过对自己家庭的了解,孩子会逐渐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这样对孩子成为一个谦逊有礼、温文尔雅的人有很大积极作用。父母在与孩子谈及往事时,会涉及到当年自己的兴趣、爱好、理想,有的实现了,有的由于条件限制没能实现、成了终生遗憾。这些平日积存在父母心中的秘密,从不轻易向别人倾吐,如今孩子有机会听到,他自然会深深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怀和亲密之情。这种细诉心声的日常交谈,会扣紧孩子的心弦,把孩子和父母用感情的纽带维系在一起,孩子会珍惜自己作为家庭成员的地位,增强对家庭的归属感,同时,有利于孩子培养客观看待事物的敏锐眼光,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孩子叛逆怎么办
第一、让孩子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孩子的内心有一个英雄梦,渴望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只有这样才会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因此,父母要给予孩子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妈妈在做饭,让孩子帮忙扫地,摆好碗筷,端饭。爸爸在修理闹钟,让孩子帮忙拿修理工具。上楼时,妈妈可以让孩子帮忙提着菜。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就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有用的人,可以帮助他人,让孩子体会被需要的感觉。
第二、父母给孩子一定的权利。没有一个孩子喜欢被人指挥和掌控的感觉,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更多更大的权利。因此,父母要给孩子一定的权利,让孩子自己安排学习时间,自己决定跟哪些小朋友一块玩。这样孩子才会有*的思想,不受他人左右,对以后成年不会与人随波逐流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