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又到了研考报名的子。想想距离自己研考已经过去近一的时光,但是那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对我来说,研考并不只是简单的考试,它是学习生涯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研考的整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研考初试分为两大部分公共课和专业课。对于文科生来说,公共课是英语和政治;对于理科生来说,要再加上数学。谈起英语,在这最后一阶段,我认为可以简化到字往试题。相同的一本研考英语往试题,我买了本,也切切实实地做了遍。做到最后,我看见文章的开头就能想起后面的段落,看到题目就已经知道答案。英语考试的确需要人们常说的语感,我将其看作一种学习氛围,即每当看到英语时,自己并不陌生,这种感觉对考试很重要。我并没有刻意地去“死背单词,因为在我看来,一味地、孤立地背单词并没有意义,只有将其放到句中去理解才能融会贯通。特别是研考词汇经常一词多义,放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差异很大。值得注意的是,在往试题中反复出现的词汇更是重中之重,考生要重点掌握。此外,在研读往试题时,考生不仅要理解正确答案的内容,还要明白错误选项的设置方式,其错误类型往往形成一定规律,掌握这一规律对应考很有帮助。至于政治复习,考生要把握主流、掌握时事政治。研考政治分为选择题和分析题,选择题要多练,分析题则重在记忆。因为我是跨校跨专业考研,所以想特别谈一下专业课的复习。跨专业考研很不容易,专业知识都是本科学习没有涉及到的。我专业课准备了。这期间,我曾去所报考学校旁听本科生的课程,曾找到学校的专业课老师交流。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是了解所考学校的专业出题方向和方式。如有的学校倾向于考查基础知识,有的学校喜欢考查开放性问题。对于倾向基础知识的学校,考生要了解该校的指定复习书目,然后重点记忆知识内容;而对于喜欢开放式问答的学校,其出题很灵活,考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锻炼自己答题时的灵活性,也就是将自己储备的知识运用到需要解答的实际题目中,学会迁移。因此,虽然跨校跨专业考研有一定难度,但只要考生用心搜集信息,多去了解所报考学校的专业特点,还是可以应对的。最后,我想谈谈参加研考的心理问题。其实每名研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都会经历一复杂的心理变化。我记得自己最初决定时的迷茫、备考中的失落和喜悦、临考前的慌乱甚至崩溃,也记得研考后的释然与收获。也许很多考生一开始都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找不到复习思路;在漫长的复习准备中,为辛酸而掉泪,也想过放弃,这些都很正常。如今到了最后这一阶段,考生更要不断鼓舞自己“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临考前的状态尤其重要,考生要排除杂念,尽快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告诉自己这是通往成功之路必经的风雨。无论如何,坚信一点只有今的坚持,才能换来后的金榜题名。想想研考的辛酸,那的确是漫长的过程,可正是这跌宕起伏的备考生活让我成长起来。如今,我依然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些子自己为梦想而拼搏时所拥有的前所未有的力量。衷心祝愿每一位研考生能带着自己心中的那份力量,坚定地走完自己当初选择的道路。希望你们都能如愿以偿,实现自己的梦想。
考研数学复习要保证熟练度,从现在开始一天至少保证三个小时,把一些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复习好,牢牢地记住,同时数学还是一种基本技能的训练,要天天练习,熟悉,技能才会更熟能生巧,更能够灵活运用,如果长时间不练习,就会对解题思路生疏,所以经常练习是很重要的,天天做、天天看,一直坚持到最后,这样,基础和思路才会久久在大脑中成型,遇到题目不会生疏,解题速度也就相应越来越熟练,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