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发展,思想的开放,是中国夫妻的离婚率也显著上升,孩子在单亲家庭中长大往往会有自卑感,更有甚者,有的孩子象皮球一样在父母间被踢来踢去,有得居无定所,父母的离异使未成年人缺乏父爱或母爱导致了其形成孤僻、脆弱、自卑或过强的性格,容易做出一些偏激的行为,尤其是未成年人在结构不整或畸形的家庭中,生活心理压力过重,对家庭易产生离心力,极易使孩子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孩子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和坏人的引诱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许多家长抱怨孩子太懒:懒得理发、懒得收拾东西、懒得叠被。其实懒孩子的山现,不应该归罪于他们自己生性懒惰,而要去责问做家长的自己。孩子小的时候,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很好奇,总是跃跃欲试,例如:扫地、洗碗等等,可是在他们参与劳动或有做事情的积极性时,有的家长怕孩子做不好或者怕孩子弄坏东西、弄脏衣服,就加以制止。这样.就使孩子们失去了尝试的机会。当他们想勤快一下时,如果硬是加以阻止,从此他们便心安理得地等待大人的伺候。但作为家长的,也许没意识到是自己扼杀了孩子勤劳的特质。直到孩子长大,越来越懒了,才像刚刚发现一样地惊呼:“这孩子怎么这样懒!”面对这个事实,家长应该怎么办呢?首先,当孩子主动地做了一点事,不管做得是否值得称赞,都要称赞他、鼓励他、表扬他,这样会使他大大提高做事的兴趣。当然懒孩子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寒’,懒孩子的转变也非一时之功。所以,做家长的要注意,态度不宜生硬,不宜老是批评和说教,因为这些常常会引起孩子的反感,结果会事与愿违。和孩子一起工作时,要尽可能使工作变得有趣。不要那么枯燥、那么无趣。劳动更不应成为一种惩罚去让孩子承受,那样,孩子只会增加对工作的厌恶感,变得更加不爱工作。也有的孩子在学校表现积极。经常受到老师表扬,回到家里却偷懒,处处等大人来侍候。这样的孩子。做家长的应该与老师密切配合,让孩子在家里也能像在学校一样,成为一个勤快的惹人喜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