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怎么办?修正对孩子的期望,有时家长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家长如果真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真诚对待孩子,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只要语气是平和的、态度是真诚的,你就会发现,其实孩子是很乐意体贴父母的
记得小时候父母和老师经常用“狼来了”的故事来教育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不要撒谎,不要学会欺骗别人。撒谎,这一习惯是非常不好的,无论是在学习时期还是在将来今后的工作环境中,没有人愿意跟一个喜欢撒谎的人一起玩、一起交往的。接下来,老师分享一个案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爸爸是如何教育“撒谎的孩子”的。明明今年已经读三年级了,学习压力越来越大,爸爸妈妈要求他每天放学之后要按时回家,先写完作业才能出去玩。有一次,同学约明明放学后一起出去玩,他非常先去,但是又怕爸妈不同意,于是明明就撒谎,说放学后要跟同学一起去补习。明明和同学们出去痛痛快快地玩了半天,直到很晚才回家。因为撒谎,明明变得忧心忡忡。果然,回到家里后,爸爸立即问他:“明明,放学之后,你到底去哪里了?”明明被吓得心砰砰跳,但还是对爸爸嘴硬,“我和同学补习去了。”老师猜想,大多数家长的第一反应可能都是直接责问孩子:“你真的去补习了吗?”“你是不是在撒谎?”“到底去哪儿了?”。面对父母的这种追问,给孩子的心理方面造成极大的压力,以及一种信任感等等。而当孩子处于这种情况下则更加不愿意说真话,,反而还会继续撒谎,不愿意说出真相,所以说父母这样的责问对孩子没有任何的教育效果。故事中的爸爸是这样做的,他走到明明身边,用很缓和的语气跟明明说:“明明,你一直都是一个乖孩子,是诚实的孩子,我希望你跟爸爸说实话。刚才我去补习班接你,老师说你今天没有上课。你知道爸爸找不到你有多担心吗?明明,现在说出来还不是大错误,但如果你一直骗我,爸爸会很失望。”这位爸爸的做法不得不说很高明。他一上来并没有直接指责孩子是在说谎,而是先夸张孩子,肯定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这样做瞬间在孩子心理就降低了孩子心理的防线。并且,这位爸爸后面又接着说“你知道爸爸找不到你有多担心吗?明明,现在说出来还不是大错误,但如果你一直骗我,爸爸会很失望。”这样一直在安慰孩子,孩子内心中的那道防线彻底被攻破。其实,99%的孩子撒谎都是因为担心自己受到父母的责罚或者打骂,都想利用谎言来逃避这场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