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的教育方法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毋庸置疑,爸爸妈妈对待孩子的方法,会成为孩子对待其他人方法的样本,短少爱的孩子简单走极端,家长要做好榜样,不必*解决问题;要营建和谐、充满爱意与温情的家庭气氛;要引导孩子挑选科学的方法发泄自己的情绪,更重要的是,家长除了关怀孩子的日子起居和学习情况外,更要重视孩子的心里需求
如果说父母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是孩子脾气很糟糕的一个环境因素,那么孩子在成长中渐渐形成的过度自我为中心就是潜在因素了。过度自我为中心要求需求被满足什么是过度自我为中心?看字面意思就知道这不是一个褒义词。每个人都有自我意识,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识。而自我为中心是把自己凌驾于其他人之上,简单来说就是自大,错误的认为周围的人都应该围着自己转,是自我意识畸形发展的结果。过度自我为中心的人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和嫉妒心,不会体谅他人,觉得自己的所有需求都应该得到满足,甚至把别人为自己做的一切都看做是理所应当的。从这点上来看,中国孩子大多有着自我为中心的倾向。需求不满源生出暴躁仔细想一下,孩子发脾气是为什么?大多数家长给的答案都是,他要买高配电脑,我觉得没必要所以没买;她想做头发,我觉得还是初中生,注意力应该在学习上所以没允许···似乎所有脾气的引爆点都是源自孩子提出要求,可是家长并没有满足或者立即满足,然后就是家庭大战了。前面我提到过,过度自我为中心的人都在寻求自我需求得到满足,当得不到满足时,就会自身郁闷、暴躁的情绪,为什么不满足我呀?为什么呀?为什么呀?仔细想想还真是挺郁闷的,如果我自我为中心倾向严重,我可能还会烦躁得打人了,你凭什么不满足我?孩子为什么敢底气这么足,想发脾气就发脾气?自我为中心源自无底线纵容我有个侄女,不过才1岁半,已经很会“作怪”了。她知道家里零食放在哪里,每次要吃的时候就拉着你去,不给就哭,偏偏我爸妈很吃这套,现在她已经把哭这个武器使用得很顺手,基本上只要她想要的,都能哭来。我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说这么小的孩子就自我为中心了,而是想说明,这种模式是在中*庭很常见的,从小就开始,孩子一闹脾气,父母就束手就擒,屁颠屁颠跑去满足他一切合理不合理的要求,还自诩爱孩子。事实上,这不是爱孩子,这是在纵容孩子。纵容的结果就是,孩子不会理解爸妈的辛苦,不懂得感恩,将自己的需求至于他人之上,将来在处理社会交际关系的时候将会很头疼,因为脾气都大啊。不要再纵容孩子了!长期的纵容只会助长孩子的自我为中心倾向越来越严重,等到哪一天你不能满足他的需求的时候,也是你抱怨他脾气大的时候了。
孩子叛逆怎么办
第一、让孩子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孩子的内心有一个英雄梦,渴望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只有这样才会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因此,父母要给予孩子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妈妈在做饭,让孩子帮忙扫地,摆好碗筷,端饭。爸爸在修理闹钟,让孩子帮忙拿修理工具。上楼时,妈妈可以让孩子帮忙提着菜。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就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有用的人,可以帮助他人,让孩子体会被需要的感觉。
第二、父母给孩子一定的权利。没有一个孩子喜欢被人指挥和掌控的感觉,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更多更大的权利。因此,父母要给孩子一定的权利,让孩子自己安排学习时间,自己决定跟哪些小朋友一块玩。这样孩子才会有*的思想,不受他人左右,对以后成年不会与人随波逐流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