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抽出专门的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当孩子不听话时,说明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看法,这个时候,父母应该抽出专门的时间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他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是什么,尊重孩子的想法,这样不仅能和孩子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还能认识自己的孩子,懂得自己孩子,从孩子那里了解到不同的东西。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在父母的过度关爱和保护下丧失人际交往能力的大有人在。他们在家庭中缺少同龄的交往伙伴,在生活中过多地受到父母的照顾和保护,父母过度的保护使孩子不懂得关心、体谅他人,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或在父母的保护下变得胆小懦弱,这些都影响着孩子的人际交往,甚至使部分孩子出现了人际交往障碍。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初中生的母亲,我的孩子胆小懦弱,怎么才能帮他改变?心理专家老师:您好!您能具体谈谈孩子有哪些懦弱的表现吗?家长:他的胆子很小,在班里经常被欺负,即使是很弱小的孩子欺负他,他都不敢反抗。老师:当你的孩子受欺负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家长:孩子回家告诉我又被谁欺负的时候,我就会去找老师,让老师批评欺负他的同学。老师:你觉得使用这种方法效果如何?家长:以前挺管用的,不管出了什么事,只要我去找老师,老师就会批评和处理欺负人的同学。可自从孩子上初中后,老师就不大管这种事了。前些天,有个孩子在操场上故意绊倒儿子,儿子的腿摔破了皮,我去找老师,老师说她会处理此事,让肇事的孩子赔偿我儿子的医药费。但是过了这么长的时间,老师仍然没有处理这件事,我找了几次,老师当面答应的挺好,可是至今也没有处理那个孩子。老师:你认为解决孩子之间的矛盾是老师的责任,孩子之间有了矛盾只能靠老师出面解决,是吗?家长:孩子在学校当然要靠老师了,不过我儿于现在的这个老师太不负责任了,孩子在学校总受欺负,我才想找办法改变他的懦弱胆小。老师:我觉得你后面的话说得很好,要想帮助孩子改变现状,就要从他自身的改变开始。总是依赖老师出面解决矛盾,既不能改变孩子胆小懦弱的性格,也无法提高他的人际交往能力,一旦孩子离开了老师和父母的保护,他仍然处理不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受欺负的事情就不会停止。要想让孩子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靠的是他自己能力的提高。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孩子与同龄人的交往中,有些父母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吃亏,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就代替孩子去解决问题,意在保护孩子。当然,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父母的保护,对于还没有完全*的孩子来说,失去了父母的保护就会受到更多的伤害。但是如果父母保护孩子过了度,孩子就会失去主动与人交往的机会,也会慢慢丧失人际交往能力,产生人际交往障碍,这绝对不是父母的初衷。家长求助中的这位初中生,从小就一直受到母亲的保护,与小伙伴之间的矛盾都由母亲出面解决。因为母亲没有留给孩子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机会,也就养成了孩子依赖父母的坏习惯,只要和同学有了矛盾就找妈妈,这也成了孩子解决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的唯一方法。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由于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遇到问题就会表现出胆小退缩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引发人际交往障碍。这种人际交往障碍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生活和学习的多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