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怎么办?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子女的期望要切合实际,“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家长对孩子成才的美好愿望,但教育子女时必须要有理性的态度,要从子女的实际出发,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学习成绩,不要一味紧盯着名牌大学 、重点大学,这会使子女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对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多陪伴;家长的陪伴和守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讲是很重要的,很多父母也总是推说自己忙而忽视了跟孩子之间的交流,其实有时这也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信号,就算再忙也要抽出一点时间培养跟孩子之间的感情,做父母很容易,做合格的父母需要努力,做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付出代价了
当下很多妈妈会给孩子报五花八门的兴趣班,尤其是暑假期间,孩子奔波于舞蹈班、画室、主持培训班等等各种培训机构,因为她们觉得让孩子有一门或几门特长能让孩子更自信。否则,当别的孩子多才多艺时自己家孩子什么也不会,家长担心孩子会因此受伤或者感觉自卑。其实孩子自信与否,跟参加多少培训班,会多少才艺没太大关系,所以父母大可不必强行要求孩子培养多少兴趣爱好。显然,父母的这种自信观念是建立在不允许被否定和不能失败上的,靠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自信当然也是不稳定并且令人焦虑的,而父母又把这种自信观强加到孩子身上去,不管孩子能否接受,都让孩子去付诸行动。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信?实际上这些都只是外在表现的优秀而已,就好比一副漂亮的外表,外在优秀固然可以增加自信,但是,如果自我价值感完全要依赖外在的表现才能建立和延续起来,这已经远离了自信的最初的含义,进而会转变成自卑。因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信是有强烈的自我价值感,并且这种价值感是不会依赖外在表现的,它是可以接受自我被否定的。允许自我被否定,允许自己不是各方面都能够做到到完美,这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自信。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培养自信心?父母要做的不是让孩子建立自己所谓的那种徒有外表的自信心,而是要帮助孩子培养真正的自信观念,让孩子从内到外散发自信的光芒。这样当孩子在面对自己被否定时或者面对困难时,他就不会表现的不自信,不会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更不会转变成自卑。只有树立真正的自信观,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面对否定、面对挫折失败时,虽然也会失落会哭泣,但是哭过之后仍然信心满满,重新收拾心情再次出发。
孩子叛逆怎么办
第一、让孩子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孩子的内心有一个英雄梦,渴望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只有这样才会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因此,父母要给予孩子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妈妈在做饭,让孩子帮忙扫地,摆好碗筷,端饭。爸爸在修理闹钟,让孩子帮忙拿修理工具。上楼时,妈妈可以让孩子帮忙提着菜。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就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有用的人,可以帮助他人,让孩子体会被需要的感觉。
第二、父母给孩子一定的权利。没有一个孩子喜欢被人指挥和掌控的感觉,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更多更大的权利。因此,父母要给孩子一定的权利,让孩子自己安排学习时间,自己决定跟哪些小朋友一块玩。这样孩子才会有*的思想,不受他人左右,对以后成年不会与人随波逐流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