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一个远房表妹订婚了,18岁。
上一次见她,还是五年前。
当时我妈让我带她去逛街。
她喜欢低着头,紧挨着墙根走路。
我挽着她,看到新奇好玩的店,就想拉着她一起进去。
但是她每次都说,你去逛吧,我就不进去了,我在外面等你。
几番拖拽,终于把她带进了一家饰品店。
老板的热情招呼让她显得局促不安。
看到这个情景,我也速战速决,结了账,不过多逗留。
后来的情况,你们也能想象,几次下来,也就没了逛街的兴致。
回到家,我跟我妈说:“维维好害羞,幸亏她上衣有个口袋,要不然她的手都不知道往哪放。”
我妈说:“这孩子怯生啊,她爸妈懒,都不怎么带她出去,就让她待在家里,小孩啊,还是多见点世面好,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咯。”
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见世面这个词第一次蹦进了我的脑子里,但当时太年轻根本不知何为世面。
就像李海鹏在他书里描述了这么一段儿时趣事一样:
我姥爷问我:“你这辈子想干啥?”
我说:“吃冰棍!”
他就说:“不对,老爷们儿要闯天下,见世面。”
从此我下定决心,在这一生中一定要闯天下,见世面,吃冰棍。
02
慢慢的,我们长大了,见得也多了,对世界万物的感受和判断都在心中揉碎打翻,重新组合。
有时就在想,到底怎么样才算见过世面?
大抵可以总结为:
没见过世面的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见过世面的人,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所以,没见过世面的人,习惯用自己仅有的经验去揣测这个世界。
见过世面的人,会懂得用谦卑而虔诚的态度去对待这个世界。
他们眼界开阔,落落大方,待人接物有温度;他们自信勇敢,**,行走在世间游刃有余。
而真正见过世面的孩子,也往往都有这些特点。
就拿最近大火的伊万卡·特朗普来说,她被称为“美国第一女儿”。
她帮特朗普做的助选演讲,被演讲界奉为经典教科书,视频里的她自信得体,不怯场,思路清晰又犀利。
她用自己的高情商和高能力撕掉了富二代的标签,真正活出了自己的样子,伊万卡的样子。
很多人都说,那是因为她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啊。
可是纵观伊万卡的生活经历,她从高中的时候,特朗普只为她提供学费,其他的都要她自己打工挣钱付,包括手机电话费。
她父母在物质上穷养她,但是在精神层面上的需求却是有求必应。
从这一点看来,不得不说,特朗普是一个称职的父亲。
而且,伊万卡的母亲经常在家里举办Party,她会放手让伊万卡独自面对公众场合,让她学会待人接物,不怯场。
伊万卡现在如此成功,跟她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跟她父母的金钱没有太大关系。
特朗普说:“我想让他们的生活能承受一些苦难,但又不至于过度辛苦,压垮他们。”
而且伊万卡在九岁时就遭遇了父母离异,当时小小年纪身上承受的痛楚是我们现在无法感同身受的。
但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这正是真正见过世面的人该有的样子。
03
见世面,不一定是你去过多少地方,经历过多少大浪能决定的;也不是你10天8万块的“淑媛课”和“贵族培训班”就可以速成的。
它是润物无声的影响和长久以来岁月的灌溉。
王家卫说,人的一生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
对于孩子来说,也是。
见天地,让孩子多出去走走。
就像《后会无期》里所说的那样:“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
只要你愿意,大自然、市场里、街头巷尾里,都可以成为孩子出去“见世面”的场景。
为了陪孩子环游世界,卖房卖车的行为,我们没必要复制;
为了享乐炫耀,走马观花似地高成本旅行,我们也可抛弃。
只有用心陪伴孩子,经历他所感兴趣的事物,解答他嘴巴里冒出的奇思妙想。
才算真正地让他感受和领略到了各色生活,才算真正地开拓了他的见识和视野。
见众生,见世间好坏两面。
Problems with children
青少年叛逆期怎么教育?1、首先我们应充分理解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我们要认识到这种稳定及不稳定的时期,具有普遍性,”叛逆期”在心理状态的表现,会特别的敏感,其中自然不乏许多会影响情绪发展的因素,这也使得许多师长,会错认他们的行为表现属于年少叛逆的状态,了解孩子表现的潜在原因,避免指责,给予更多的关怀,减少孩子的压力与伤害的来源;2、在“叛逆期”年龄段的青少年是自我观念的成形,思想的启发阶段,最容易受影响,也最需要他人对自己的认同与支持,避免压制手段,面对青少年的叛逆,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因为孩子的叛逆行为,就直接贴上“叛逆期”的标签,在此时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千万不要用责骂的方式来处理;3、善于分析孩子的要求,即使是非常荒谬的要求,也应该慎重考虑之后,给予响应与讨论,找出充分的理由,让他明白了你的看法...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课程开班,学校地址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学习资讯
详细了解
你也可以留下你的联系方式,让课程老师跟你详细解答: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