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变化越发严重,如何让孩子安全度过青春期,为你分析孩子的心理情感 经常在电视剧和现实生活中看到孩子这样跟父母谈判先玩半小时才能写作业、吃完这个青菜,要吃两根棒棒糖、考试成绩好就可以打游戏。这种和父母谈条件的孩子并不少见,那么当家长遇到和自己谈条件的孩子时,应该怎么办呢? 父母要给孩子设底线 每一个爱讲条件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没有原则的父母。父母对孩子提出的条件一次次的纵容,很可能就是最后孩子拿生命去威胁家长的武器。因此,父母要设立自己的底线和原则,有人说低层次的父母,总是在妥协对于孩子提出的条件不能全部轻易的答应,要进行严格的取舍,哪些事情能答应,哪些事情必须拒绝,这是做父母的心里最应该明白的。 但有的孩子一旦提出条件,父母不满足的话就会在地上耍无赖,暴风雨般哭泣。这时候父母坚决不能心软,要跟孩子死磕到底,要让他明白,家长的规矩就是规矩,是怎么撒泼都改变不了的。 父母不要给孩子提条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之所以会讲条件,多源自于父母的引导和示范。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在孩子总是频繁提条件并且有的条件过于得寸进尺时,家长要给孩子进行解释,告诉孩子这种条件是不合理的,并给他说明不妥的地方在哪里,让他及时明白道理。 同时,家长要破坏孩子的内部动机,通常意义上而言,内部动机指个体对所从事的活动本身有兴趣而产生的动机,无需外力作用的推动。研究也表明,内部动机较强的人,在一件事情上会更具有主动性,获得更多的愉悦感。这一点在学习上体现的特别明显,当交换或者奖励被滥用时,学习主体会丧失学习的享受感。 给予孩子爱的同时也要设立规矩 只有父母坚持原则,孩子才能认真对待。父母要给孩子设立规矩,比如什么时候可以提条件,提条件应该注意尺度,不可以提过分无理的要求,同时要求孩子一个月只允许提一次条件等等。 父母的言行,在孩子眼里,应该是言必行,行必果,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明白你的底线是牢不可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