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画面应该很多人都见过,或者家长您也做过这样的事第一个画面一个奶奶端着一个碗,一边追着孩子喂饭,一边叮嘱孩子不要跑太快了。我们都看到了奶奶满满的爱,同样也提取到了另一个信息只要孩子不饿,其他都好说,就算让孩子养成坏习惯也没关系。随便孩子怎么玩,长身体最重要。第二个画面食堂师傅的孩子正在写作业,就在客人吃饭的餐桌上,一整个圆桌坐满了人。孩子一边哭一边写,说好难呀,不想做了,孩子的爸爸给客人做完早餐就过去辅导孩子作业。爸爸很关心孩子的学习,同样也关心自己的工作。这样的事例很多,可是这样陪伴出来的孩子心理是什么样的呢?孩子会觉得只有玩是自己的事,吃饭、读书等所有的事都是大人的事。写作业时你必须时时刻刻的去盯着陪着,要不就是不会,或者就是玩笔玩文具盒,坐在椅子上动来动去,像极了多动症。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样的孩子今后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根本没有自觉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我们俗称的“牛马性质”。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呢?导师给家长们支招自己的孩子自己带。您的孩子孩子还是自己带比较好,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不用注意,等孩子大了再教。0-这个阶段对孩子的今后有很大的影响,自觉性的养成从这时候就开始了。比如吃饭,不管孩子吃饭多脏多慢,都必须自己动手,且吃完饭才能玩。让孩子学会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告诉孩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不要担心他做不好,所有人都是从不好到好的,这样也能培养孩子的自信。自己亲手做的事情成功了,才会让孩子有信心主动的去做事,才会做事情的动力和兴趣。建立目标,规则约束培养孩子建立目标的习惯,并制定相应的规则去约束它。注意规则一旦制定就要说到做到,父母这时候是孩子的监督人。但是不能越权,让规则去监督,不是人盯人。爱的优先权不是孩子谁在我家,家庭系统排列曾说过“在一个家庭中,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爱比他们之间的爱重要得多,爱的法则就会被扰乱,家庭就会面临不能正常发挥功能的危险。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夫妻之间的爱享有优先权”爱的优先权不是孩子,能接受这一点的家长不多,可这是我们我们家庭关系保持平衡的最重要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