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入驻 | 招生合作 您好,欢迎访问博学优选,希望本篇文章能够给您带来帮助!

位置:博学优选> 学习资讯> 励志全国十大排名青少年叛逆学校> 湘潭十大封闭式管理叛逆孩子学校排名

湘潭十大封闭式管理叛逆孩子学校排名

机构:励志全国十大排名青少年叛逆学校 时间:2021-12-18 18:58:35 点击:85
叛逆教育
叛逆期的表现阶段
叛逆训练营
叛逆期 叛逆是孩子顺利成长的标志,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几乎每个孩子都开始出现了反抗父母的叛逆行为,只不过表现出来的程度不同而已。
  • 01 第一叛逆期:2~3岁,自我意识萌芽
     

    此时,孩子越来越喜欢说“不”,可能会用攻击举动表达反对意见。这是孩子从意识上开始与父母分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开始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态度。

  • 02 第二叛逆期:7~9岁,小大人期
     

    这时,孩子不愿意拉着妈妈的手,不喜欢被叫“宝贝”或小名了。男孩表现尤为明显,脾气秉性突然转变,凡事都要跟家长对着干。女孩则常常过于依赖父母,爱哭闹,比较娇气。

  • 03 第三叛逆期:12岁以后,青春期
     

    此时,孩子身体已基本发育成熟,特别是女孩发育比男孩快,但常遭遇各种挫折。男孩更多地体现为暴躁、愤怒、好面子、自尊心强、易受同伴影响。


叛逆教育

向青少年提前展示未来将要面对的真实生活,让青少年暂别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踏上一段*的人生旅途,团队协作、户外拓展、感恩教育、体验式培训等方式,激发孩子们坚强、自信、感恩、自律、乐观、协作的品质,全面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和抗逆境能力,让孩子们实现完美蜕变...

孩子成长路上存在这些问题?

Problems with children

01

problem

对于上学、老师、班级之类的字眼很无感,或特别回避。
虚荣心强
02

problem

家务活基本不做,对煮饭、拖地、整理房间毫无兴趣。
经常旷课
03

problem

回家基本不写作业,每次都说在学校做完了,让你不用操心。
偏执,抵触父母
04

problem

他们带回家的电子产品等,不是你买的,借口是帮同学暂时寄放。
手机不离手

总是被孩子哭闹“要挟”的家长,教你一招正确处理

一个小男孩路过玩具店的时候,指着那个玩具,边哭边跺脚,一定要买,妈妈蹲下来跟小男孩说:“宝宝,咱家已经好多玩具了,再买就装不下了,我们去找小朋友玩吧?”“不嘛,我就要那个挖掘机。”小男孩继续哭。妈妈劝说了很长时间都不管用,她站了起来,甩开小男孩的手,怒气冲冲地走了,很快就消失在拐弯的地方。小男孩一看妈妈真的走了,他马上也冲进去找妈妈。一边哭一边喊“妈妈,等等我……”哭声中分明带着恐惧。他显然以为妈妈不要他了。妈妈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归根结底,父母还是用权利压制了孩子的需求。相信这样做过的父母不在少数,这样做真的合适吗?父母的冷处理,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很多父母遇到孩子哭闹的时候,也清醒地意识到不能吼叫,更不能打骂,妥协也不是好办法。干脆直接离开好了,即所谓的冷处理。什么是冷处理呢?就是不搭理孩子,暂时走开,让他慢慢冷静下来。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里写到: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也就是说,孩子犯错的时候,是我们纠正其错误行为,教育他的好机会。意在给孩子播种积极处理问题的理念。而冷处理的方式跟正面管教的方式恰恰相反,孩子在父母的冷面相对中学会隐藏自己的情绪,被动消极解决问题。最不好的后果是,让孩子感受到情绪不被接纳,不被重视,没有安全感。孩子在父母不搭理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自己学会处理情绪,不可能学会遵守规则,也不可能知道父母为什么这么做。父母妥协会让孩子把哭闹当成致胜法宝记得在综艺节目《妈妈是超人中》,演员马雅舒被吐槽不会教育孩子,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她虽然口头上经常会拒绝,但是,不管用。孩子听不进去,最后她还是会妥协。比如女儿不想吃饭,想吃冰激凌。马雅舒起初拒绝了女儿的无理要求。米娅听到妈妈不同意买,马上躺在地上撒泼打滚,大哭大闹。马雅舒看到这个架势,最终满足了米娅的需求,带着她去了超市。给女儿洗完澡之后,她要求女儿自己穿衣服,米娅不听,非要妈妈帮她穿。两个人像拉锯战样,僵持了一段时间。她还是妥协了。你看,马雅舒嘴上一直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最后禁不住孩子哭闹,一再妥协。连她自己也在节目中直言不讳说:“其实每次只要她哭,我的这个坚持就已经掉到零下了。”这让孩子意识到“哭”是解决问题的法宝,只要哭闹,就能满足所有愿望。妥协的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米娅成了很任性的孩子,没有*自理能力。上幼儿园因为不会*上厕所、不会自己吃饭,面临着被退园的问题。孩子哭闹时,最需要温和坚定的沟通当孩子想要通过哭闹达到目的时,事实上,正是我们给孩子树立规则的好机会。儿童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说,父母们在面对孩子的哭闹时,要做到四不要。1、不要打孩子,毕竟孩子还太小,你打他是很不公平的。2、不要骂他,骂孩子是非常不文明的行为,还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学会骂人。3、不要说教,孩子在哭闹的时候,你说什么他都是听不进去的。4、不要走开,孩子在闹的时候,要心平气和的看着他闹,陪伴在身边,千万不要走开,等他冷静下来在处理。就像文章一开始提到的小男孩,妈妈可以先等男孩不哭闹的时候在跟他沟通。“妈妈知道你很喜欢那个挖掘机,它跟家里的玩具是有些不太一样。”让孩子感受到情绪被理解和接纳。接下来妈妈可以拿出规则,让孩子回想起确实之前有过约定。最后妈妈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两个人达成共识。其实,在沟通的时候,妈妈的情绪和温和的语气可以深深影响孩子的情绪。在这个时候也可以抱一抱孩子,允许孩子释放情绪,并尝试安抚孩子。让他知道妈妈是在乎他的,但是规则不能改变。一味满足,孩子不知道什么是规则,6岁之前的孩子没有建立规则意识,对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不良影响。对年幼的孩子妥协,只会让孩子更加退缩,用哭泣来保护自己,可是这个社会,并不会因为孩子哭泣,而妥协。作为孩子教育的担当者和执行者,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去了解孩子,用适当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更好成长。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课程开班,学校地址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学习资讯 详细了解
你也可以留下你的联系方式,让课程老师跟你详细解答: 在线咨询

博学优选@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0037263号
该文章有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tel_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