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是指一个人严重缺乏自信,他们常常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或各个方面都不如别人,常用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相比,具体体现在遇事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办起事来爱前思后想,总怕把事情办错被人讥笑,且缺乏毅力,遇到困难畏缩不前。以下是理的儿童自卑怎么办的相关内容。
儿童自卑怎么办
家长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注意自己的说话内容,要多鼓励自己的孩子,给孩子更多的爱,多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给孩子一些比较简单的事情,让孩子稍微努力就可以完成,夸赞孩子的成功,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家长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承认自己的缺陷或不足,给孩子讲一些励志的名人故事,激励孩子,让孩子发现自己身上闪光的优点,教会孩子和别人比较,不把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有点比较,比如:孩子学习不好,可孩子的体育好。
家长告诉孩子,你就是你自己,你是独一无二的,学习成绩不能说明什么,说明你对学习不感兴趣而已,或者说老师讲得方式你不喜欢,并不是你笨,智力不如他们,不是你的错,你不要自卑,不快乐,相信你要喜欢学的话,比他们都学的快,学得好,相信你自己,为自己加油,爸妈相信你。
家长要很孩子做朋友,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不要让孩子得到的爱是残缺的,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还是最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单独一方的爱很难弥补孩子心灵上的创伤的。
儿童自卑心理的表现方式
过度怕羞
儿童,特别是女童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如怕羞过度(包括从来不敢面对小朋友唱歌,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从来不敢接触生人等等),则可能内心深处隐含有强烈的自卑情绪。
拒绝交朋结友
一般来说,正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绝大多数对交朋结友或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
难以集中注意力
自卑感强的儿童在学习或做游戏时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这是因为“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
经常疑神疑鬼
自卑儿童对家长、教师、小伙伴对自己的评论往往十分敏感,特别是对别人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甚至耿耿于怀。长此下去,他们还可能发展到“疑神疑鬼”的地步,总无中生有地怀疑他人不喜欢或者怪自己。
过分追求表扬
自卑儿童尽管自感“低人一等”,但往往又会反常地比正常孩子更追求家长和教师的表扬,而且可能采用不诚实、不适当的方式,如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
造成孩子自卑的原因
从生理原因看,从脑科学的角度讲,孩子的左右脑发育不均衡;左脑发育优于右脑,或者是两脑不能协同活动(不能对所接受的感觉信息进行合理加工)。因为左脑偏于对继时性信息的加工,而右脑偏于同时性信息的加工。
也就是说语文学习偏于右脑,数学学习偏于左脑。或者是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信息的统合出现障碍,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
从心理原因看,孩子也许不喜欢语文老师,或者孩子的心理受到过语文老师的伤害。致使孩子由不喜欢语文老师而导致讨厌语文课。上课不能专心听课和不遵守学校规则的原因。从脑科学的角度讲,很可能是由于大脑皮层额叶(前额)比同龄孩子发育缓慢,还不能监控自己的行为。
因为额叶是主控人的注意力的关键部位。也可能是前面说到的,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信息的统合出现障碍,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由于家长素质偏低,培养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孩子的养成教育不好,没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行为习惯。
家长怎样克服小孩的自卑
父母尝试改变孩子的形象。自卑的孩子,往往形象也不好,衣着不整洁、头发凌乱等。所以想让孩子摆脱自卑感,父母可以尝试先改变孩子的形象,每天给孩子穿干净利索的衣服,每天保持脸、头发干净等,这样的形象孩子会自信满满的。
多用语言激励孩子。孩子都喜欢被夸奖,所以当孩子遇到难题,父母老师别忘了激励孩子,说“我相信你能行,你是很棒的,加油吧”,孩子听到这样的话就很有信息了。但是同样的话不要重复说太多,应该从多个方式夸奖孩子。
让孩子敢于幻想胜利。有的孩子玩玩具、做事情时,总感觉无法成功,他根本想不到自己会胜利,所以导致孩子越来越自卑了。这时家长和老师要告诉孩子,你要敢幻想胜利了,然后去做,就能成功的。既然想成功,就不能害怕失败。
父母要善于发挥孩子的长处。孩子各有各的长处,有的孩子之所以有自卑感,是因为他做的事情自己并不擅长。所以这时父母要重点发挥孩子的长处,如果孩子喜欢画画,画的很好,那就让孩子勤加练习,或者报培训班等等。通过发挥他的长处,来改善孩子的自卑心理。
多让孩子尝试成功。有时候孩子很难成功,因为他做的事情太难了,这样就会导致自卑产生了。所以父母可以让孩子尝试小的成功,同样的成功,却能换来孩子的自信了,比如组装积木,先从简单的开始,孩子成功组装了,会非常高兴,会有毅力迈向另一个成功的。
辅导机构儿童自卑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