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是识记、保持、再认识和重现客观事物所反映的内容和经验的能力,对记忆基本的、也是被广泛接受的分类,是根据记忆持续的时间将其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它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在短期记忆时期,声音回路储存声音信息,这可以通 过内在不断重复长时间存在,*执行系统管理这两个系统并且将信息与长期记忆的内容建立联系;长时记忆的内容不但是按主题,而且按时间被组织管理,但是这些信息必须作一定清理,重要的或者通 过“关联”作用被联想在一起的信息会被输送到中长期记忆,不重要的信息会被删除。
学龄期注意力培养策略 在了解了以上孩子大脑发育的特点后,我们就应该明白对孩子注意力的要求还不能太高,他们大脑和成人比起来还是差很多。 所以在孩子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给孩子更多的理解和接纳。 一次目标不能定太多 比如:陪孩子写作业时,不能一次要求太多。又要字迹工整,又要写得快,正确率要高。 这些要求孩子是顾不上的,不是他们学习态度不端正,而是能力还够不着。 一次只要求一两项,慢慢来,才符合孩子的水平。 执行注意力的培养 执行注意力就是根据目标分配注意力,包括对错误的觉察及纠错,对整个任务的检测,面对新环境/困境的调整等等。 比如:刚上小学的孩子经常会把相近的字弄混,“蓝”认作“篮”,“已”和“己”分不清等等,这人就是执行注意力没那么好。 可以教些认字的好方法帮助孩子。 培养自主感、胜任感 在之前的文章我们就提到过,孩子注意力和动机之间的关系,面对喜欢的事我们可以专注很久,乏味的事就经常走神。 孩子也是一样,比如看起电视就很专注,可学习却坚持不到10分钟,这就是缺乏动力。 首先要让孩子有自主权,做事情有自我意志和*选择。如果孩子所有的活动都在大人的安排下,控制下,孩子很难不厌倦。 对于作业,只要时间允许,可以让孩子自行安排,作业完成后,孩子要有一定的*支配时间。另外,胜任感,很多时候,一件事看上去困难、乏味,可是做好了我们就会喜欢,因为有了胜任感,成就感。 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 小学生注意力发展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控力增强,持续注意的时间会越来越长,同时注意力会变得更有选择性,更具灵活性,也更有目的性。 二年级后,孩子懂得选择注意与任务相关的信息、线索,注意力更聚焦。 比如记单词,三年级的孩子会想些办法,有策略,但一年级的还不太会。 一些孩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还能说出自己的学习什么时候做得好,什么时候做得不好,遇到困难,会主动想办法解决,学习主动而有目的。 这种“向内看”的能力能帮助让他们更好的调整学习策略,注意力策略。 孩子上学后,我们不要只是单纯地说“你做这个的时候,注意这点就行了”,因为孩子还注意不到,或者有时他明白了,但做不到自我控制。 策略的运用,还需要很长时间,需要大人反复提醒,自己反复练习。 平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多“向内看”,例如:指定纠错本,反复练习。 孩子考试没考好,与其生气指责,不如仔细询问孩子当时的想法,检查当时思维的漏洞,再通过多次练习的方式,直到弄懂为止。 这样做,一方面孩子的接受能力会高很多,另一方面还能有效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查漏补缺。 多任务结合提升注意力 好的老师上课会很生动,课程安排很丰富。 他可能会先用一个故事引入课程,然后提出问题和学生互动,然后再让孩子分组讨论结果。 一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完成多项任务,减少走神。 总的来说,互动型、主动构建型任务比消极型任务更能让人保持注意力。 学习时有对话,孩子能*表达自己,或者主动参与构建一个活动,结合自己的实践解决一个问题,要比只是被动地看、听更能集中注意力。 我们辅导孩子学习时也可以用上这个办法,把学习变得多样化。 比如背课文可以和孩子一起读、背,增加互动,还可以画思维导图来背,设计成角色扮演游戏来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