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的全称是“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度、冲动任性等,但是“多动”并不是多动症的唯一症状及特有症状,多动症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多动冲动型、注意力缺陷型和混合型这三种类型中,多动冲动型患儿以多动为典型的症状;混合型则是常见的类型,混合型患儿表现为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同时存在;而容易被忽视的是注意力缺陷型,尤其是那些不“多动”的注意力缺陷型女孩,她们平时看上去挺安静,但是这仅仅是假象,由于多动症这种疾病的存在,她们多表现为注意力持久性存在问题,上课常走神、发呆,做作业时也不能集中精神,常常拖拖拉拉,甚至要父母陪伴才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比较容易出现波动,父母盯得紧一点成绩就上去了,一旦放松成绩就下去了,做事缺乏计划性,不能弹性处理人际关系,慢慢变得内向、孤僻。
什么会走神? 由于人的生理结构特性,我们的大脑总是在精力集中和走神的状态中切换,所以想要完全避免走神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只有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的精力集中时间持续更长而已。 同时,上课走神也不一定完全都是坏的,有的时候是大脑过于紧绷引发的自我保护机制,走一下神是为了放松大脑,然后才能进入下一个精力集中的状态。 走神这件事确然可以理解,但不代表周围环境和自身想法不重要,一堂精力满满的课,包括老师上课的状态,自己的状态,上课的内容是否是自己感兴趣的,这些都是影响听课效率的因素。 如果你经常在上课的时候走神,注意力100教你几个小方法。 1、预习和交流 首先需要知道这么一个潜在规律:老师同样也知道让学生在上课时间里完全保持精力不太容易,因此在备课的时候会把重要的内容安排在上课五分钟左右开始到之后的二十分钟内,因此把这部分重点掌握好,这堂课也算是掌握得差不多了。 不过不是要大家对剩下的时间不在意,注意力100建议各位学生把较较主要的精力放在这个时间段,另外的时间一样也需要重视,只是偶尔走神也没关系,能够尽快找回状态就一样能跟得上上课的节奏。 课前预习:提前对上课的内容做好准备,带着问题上课的时候就会关注你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专注力能有效提升。 课堂上有交流:主动提问,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都是很好的方式,比起一味接收信息,主动探寻信息在注意力方面更容易集中,而不是和往常一样听着老师的声音就像催眠曲。 2、写下来 想歪之前把想法写下来,当你把脑海里想的东西用笔写下来,一般来说笔写下来之后,思维就会主动暂时放下,将注意力拉回来。至于走神之前的想法,可以在课后再去思考解决。 3、暂停一下 当你正专注于上课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件事情,你不记得了又感觉非要现在去找找到底是什么事时,停下来,时间不用长,三到五秒足矣。 人在某些时刻会有想要做些其他事情的冲动,这个时候稍微停下来也就是让这个冲动停下来,加之上一条把这个事情简单写在纸上,状态回归到听课的阶段,就能避免想法盘桓在脑海里导致持续走神的情况。 4、日常训练 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是可以通过锻炼来让自己的注意力持续集中时间更长的。 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训练: 1.一次只做一件事: 做事情的时候不能纯求快而同时进行多样的任务或者作业,想要做得又快又好,较好的方式就是花较集中的精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件事,然后再对下一件事全力以赴。 2.按时完成任务: 别小看这个习惯的养成,时间观念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境况都是很重要的,从要就要有明确的时间概念,并且能够按照自己计划的时间完成所安排的任务。 3.培养兴趣: 都说兴趣是较好的老师,想要攻破某一科目,好的方式就是爱上它,这样才能增加自己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不抗拒,并且集中全部精力。 4、参加的专注力训练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