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怎么办?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子女的期望要切合实际,“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家长对孩子成才的美好愿望,但教育子女时必须要有理性的态度,要从子女的实际出发,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学习成绩,不要一味紧盯着名牌大学 、重点大学,这会使子女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对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多陪伴;家长的陪伴和守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讲是很重要的,很多父母也总是推说自己忙而忽视了跟孩子之间的交流,其实有时这也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信号,就算再忙也要抽出一点时间培养跟孩子之间的感情,做父母很容易,做合格的父母需要努力,做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付出代价了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对于孩子来说未必是件坏事,关键在于他们对挫折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因此,明智的父母应该从小就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从小就“吃点苦头。”小新是小学6年级的学生,一次英语考试没考好,回到家中,他把英语试卷和课本扔的到处都是,还说:“什么破英语,我再也不学什么英语了!”爸爸正好回家,看到了刚才发生的一幕,便严厉地批评了小新的这种行为。晚饭后,爸爸把小新叫到书房,语重心长地说:“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坚强的意志力重新站起来。被一次次失败就打败的人不是真正的男子汉。面对失败,首先要做的是重新树立信心,而不是像一个懦弱的人一样灰心绝望。”爸爸的话让小新陷入沉思。一遇到失败和挫折就退缩放弃,这种输不起的表现是当今很多孩子的通病。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长辈的悉心呵护下,父母生怕他们磕着碰着,恨不得把他们捧在手心里。家长的这种过度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遭受挫折的机会和权利,以至于孩子一遇到挫折就表现出焦躁、愤怒、失望等负面情绪,以至于失去理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孩子要想有所作为,肯定会经历失败,因此就必须具备抗击风浪的能力,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挫折承受力”。1、教会孩子以平常心面对失败大大小小的考试和比赛都是对孩子挫折承受力的考验。如果孩子在一次考试或比赛失利后,就流露出自暴自弃的消极情绪,家长应该及时予以纠正。首先,家长要以吻合的口吻告诉孩子:胜败乃兵家常事,每个人一生都会经历很多挫折和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以后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其次,家长要以真诚的态度接受和包容孩子的失败,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走出失败带来的阴影。2、给孩子更多承受挫折的机会。取得胜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自己在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为此,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以获得更多成功和失败的经验。3、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失败经验。所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要善于把自己的失败经验告诉孩子,让孩子体会要失败是人人都要面对的问题。这样做可以拉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4、引导孩子合理宣泄紧张情绪。孩子在遭受挫折时会产生紧张情绪,这种情绪必须通过某种形式得到宣泄,否则积累过多,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家长,要引导孩子通过正确的方式和方法积极地,快速地宣泄内心的郁积。比如,可以短时间痛哭,可以放声歌唱,可以向好朋友倾诉,可以去痛痛快快地运动一场。挫折是块磨刀石,把强者磨得更加坚强,把弱者磨得更加脆弱。孩子只有不断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才能成就自己,使孩子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孩子叛逆怎么办
第一、让孩子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孩子的内心有一个英雄梦,渴望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只有这样才会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因此,父母要给予孩子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妈妈在做饭,让孩子帮忙扫地,摆好碗筷,端饭。爸爸在修理闹钟,让孩子帮忙拿修理工具。上楼时,妈妈可以让孩子帮忙提着菜。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就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有用的人,可以帮助他人,让孩子体会被需要的感觉。
第二、父母给孩子一定的权利。没有一个孩子喜欢被人指挥和掌控的感觉,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更多更大的权利。因此,父母要给孩子一定的权利,让孩子自己安排学习时间,自己决定跟哪些小朋友一块玩。这样孩子才会有*的思想,不受他人左右,对以后成年不会与人随波逐流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