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1:放下权利给孩子,但不是放任不管,节假日可以问孩子想去哪里玩,或者自己有什么安排,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下,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征求孩子的意见,然后再做决定,但孩子的一些过分的要求又不能依之,不然日后他会自己放任自大,这样会更难教育了;2:不要总是向孩子施压,给孩子一定空间,不要在学习上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孩子本来学习就很辛苦,如果一次的成绩失利,孩子心里也很伤心,如果你再去说孩子,孩子就会容易发脾气,不用总对他说一定要考上某某大学,考试每科都要有多少多少分以上什么的之类的话,多给孩子一些空间,给孩子一个调节的过程
许多父母都像克隆人,都对孩子唠叨一样的话:“别看电视了,赶快写作业!你要是考不上好中学,怎么考上得好大学?”。一位著名的儿科医生说,一句话重复三遍就是对别人的折磨。你对你的孩子重复了无数遍,怎么受得了?实际上,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成为好孩子。他学习不好一定是碰到了困难,孩子需要的是你具体有效的帮助,而不是唠叨或训斥。所以我给大家一个忠告——“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习惯”。习惯培养是一套科学的教育方法,需要按照其规律来做才会见效。在这里,我愿意试着分享一下习惯培养的六大步骤,或许会给大家一些帮助。1、提高认识,或者说,引导孩子对养成某个习惯产生兴趣。研究结果发现:儿童时期最好的教育莫过于养成良好的习惯。2、明确行为规范,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的具体标准清清楚楚。3、适时进行榜样教育,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产生亲切而向往的感情。4、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让孩子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养成某个良好习惯。根据心理实验研究,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变为习惯动作,而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当然,,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也不相同,总之是坚持的时间越长习惯越牢。5、及时评估和奖惩,让孩子在成功地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孩子经常管不住自己,笼统的要求对他们难以起作用。因此父母要把大计划分割成很多个小计划,并不断地与孩子一起总结评估,这样,孩子每天都会知道自己是否进步了,并期待着明天的进步。6、形成良好的环境或风气,让家庭生活和学校环境乃至社会风气成为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支持力量。环境的力量很大,培养孩子好习惯一定要注意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比如当孩子在学习的时候,父母千万别打麻将。有的父母边哗啦哗啦打麻将,边说:“儿子,好好学习啊,考北大、考清华。”他能考上吗?习惯的培养是门科学。那么习惯培养的原则是什么呢?是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主人地位。习惯培养的目标是什么呢?是培养良好习惯来解放孩子的大脑,让孩子从一些低级的、束缚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中解放出来。比方不磨蹭,不言而无信,不做一些低级趣味的事情,要使孩子生活得很有情趣、很有意义。习惯培养的过程是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有些习惯孩子比大人形成的早,像环保,我们就要向孩子学习。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而且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老师跟孩子的关系越好越有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这样才有亲和力,亲其师信其道。习惯决定孩子命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培养健康人格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培养行为习惯做起。我们抓住行为习惯培养这个根本,就抓住了家庭教育最有效的一条途径,这就是我们家庭教育最基本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