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注意力发展特点:1.持久性:孩子注意力的持久性和容易分散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先天的个性和智力发育的特点,注意持久性是指孩子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2.互动性:假如没有互动,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迅速被转移,他们就会寻找特别的东西,但一旦有了互动,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此外动态物体比静态物体更容易吸引孩子;3.不稳定:孩子注意力极不稳定,前一秒还被同样的东西吸引,但后一秒却很可能被其它东西干扰,因此在孩子面前一般不会一次出现过多的物品。
迫切渴望知识更新,却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感到工作紧张、焦虑、易怒,导致记忆力下降。
专业记忆技术训练,让你成为记忆高手。
脑力竞技不仅比拼技术,还考验你的专注力的追求。
世界记忆***教练组成的级记忆法师资团队。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多动症”)是最常见的儿童精神行为障碍性疾病,我国学龄儿童的多动症患病率为4.31%~5.83%,估计全*有患儿1461万至1979万,其中约65%的症状会持续到成年。
“这孩子怎么一刻也停不下来,是不是多动症啊?”生活中有这样顾虑的家长并不少。
过去不了解多动症,所以不少孩子被耽误了诊治。现在关于多动症的宣传多了起来,又让很多的家长“草木皆兵”,既盼着孩子活泼一点,孩子活泼了,却又担心是多动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韩颖博士指出,孩子“好动”不等于“多动症”。
多动症的突出症状是两种以上场合的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只在家里活泼好动,在其他场合中没有出现这样的行为,就不用担心孩子患有多动症,这样的孩子只是天性活泼,是“好动”而不是“多动”。
但是如果孩子在两种以上场合都不能安静下来,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则需带孩子到医院门诊检查,由医生根据心理测试、量表测试和现场观察等方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
6岁以下的孩子,一般医生很少做出“多动症”的诊断。除非少数出现了特别严重的多动症表现,医生才有可能给孩子开药治疗。这是因为6岁以下的孩子并没有学习任务,而多动症的治疗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证他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
不管是天性活泼还是有多动症,家长从小对孩子进行注意力的训练都是有益的。具体的做法是要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利用兴趣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比如用鲜艳多彩的画册吸引孩子阅读,让他能够保持五六分钟的注意力,下一次再保持10分钟左右的注意力,慢慢地,教会孩子控制自己。
韩颖还表示,6岁后如果医生诊断为多动症的孩子,应该接受药物治疗,在药物的帮助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病情稳定好转后,可逐渐脱离药物。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课程开班,学校地址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教育新闻
详细了解
你也可以留下你的联系方式,让课程老师跟你详细解答: 在线咨询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